近日,由中建六局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山东职业学院产教融合技能训练中心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这座集科技赋能、智慧管理、品质建造于一体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即将揭开面纱投入使用,为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搭建起高标准平台,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科技赋能建造 铸就品质标杆
项目建设全过程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深度融入设计与施工全流程。通过构建全专业数字化模型,施工前完成多专业碰撞检测,提前化解设计冲突,从源头杜绝返工浪费;施工阶段依托 BIM 模型开展精准施工模拟、管线综合优化排布及工程量精确核算,让施工计划彻底告别“经验依赖”,迈入“数据驱动”的科学化新阶段,实现各工序无缝衔接、高效推进。
针对深基坑、高支模等施工关键风险点,项目部署24小时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采集位移、沉降、应力等核心数据,异常情况即时预警响应,为施工安全筑牢“智慧防线”。同时搭建一体化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集成人员管控、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塔吊防碰撞等多维功能,实现项目管理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升级,凭借卓越的管理成效获评济南市“智慧工地”称号。
质量管理上,项目建立全流程标准化体系,精装修阶段率先打造“样板层”“样板间”,联合建设、设计、监理多方共同敲定材料标准与工艺验收标准,形成“可视化、可追溯”的验收准则。大规模施工中严格遵循样板标准,以标准化作业确保工程品质全域均衡,最终铸就经得起检验的精品工程。
高效攻坚破局 彰显责任担当
面对紧张的工期任务,项目团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攻坚姿态,推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机制,将建设任务细化至每个节点,明确责任分工与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建立“日例会 + 问题销项”闭环管理模式,每日梳理施工难点、质量通病及安全隐患,形成整改清单并跟踪落实,实现问题即时发现、快速解决。
装饰装修阶段,项目团队大胆采用“交叉作业、并联施工”模式,科学优化工序衔接,最大限度压缩建设周期。在项目收官关键期,团队更是攻坚克难、连续奋战,从工程竣工到完成全部资料归档仅用5天时间,以“五建速度”刷新建设效率,充分彰显了建设者们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为项目早日投入使用赢得了宝贵时间。
产教深度融合 赋能区域发展
作为山东职业学院优化实训布局、强化育人实效的核心载体,产教融合技能训练中心的建成,将大幅提升学校实习实训硬件水平,推动教育教学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中心将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先进的实训设施与贴近生产一线的教学场景,构建“理论教学 + 实践操作 + 产业实战”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助力学校培养更多懂技术、善实践、能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此外,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BIM技术应用、智慧工地管理、标准化施工等创新成果与高效管理经验,为同类产教融合项目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未来,该中心将成为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既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坚实支撑,也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持续人才活力与创新动力,书写职业教育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